发布时间:2025-05-14 10:57 分享到:
智汇抗菌防臭新技术,第25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0日,第25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苏州圆满召开。本期沙龙以“纺织品抗菌防臭新技术”为主题,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苏州大学和《纺织学报》编辑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俞建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及施楣梧教授级高工担任领衔科学家。会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总工刘军、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正彪致欢迎辞。


沙龙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环节分别由施楣梧教授级高工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舒伟正高工主持。会议围绕抗菌防臭技术难点、产业化路径及检测标准等展开深度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代表们,充分结合自身深厚的研究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材料创新、工艺优化、市场需求适配等多个维度切入,提出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专业问题。大家各展所长、各抒高见,通过观点的激烈碰撞与智慧的深度交融,不断挖掘抗菌防臭技术创新的潜力与方向。

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韩黎研究员、苏州大学邢铁玲教授、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马正升高工、深圳大学陈仕国教授、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陈学军高工、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夏彬研究员分别以“皮肤表面微生物与抗菌”“植物多酚赋能的纺织品抗菌与多功能改性”“新型光催化抗菌剂研发实践”“纺织品持久抗菌防污改性及安全性评价”“生物基抗菌剂研发及超临界流体施加技术”“框架材料杂化抗菌材料的应用探索”为题作专题报告,分享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化应用的最新成果,深度剖析了抗菌材料创新、工艺技术突破及安全性评价等关键问题,为推动抗菌防臭纺织品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创新思路。

在上午的总结发言中,徐卫林院士强调,抗菌防臭技术是纺织领域的重要刚需,必须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应用场景驱动。对此,他提出五点建议:其一,促进多学科融合。加强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纺织工程等多学科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深入探究皮肤需求,剖析皮肤与抗菌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研究短板。其二,挖掘应用场景需求。以应用场景为导向,挖掘不同消费场景下的抗菌需求,针对皮肤病患者、婴幼儿、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开展个性化应用场景研究,为品牌和服装设计提供依据。其三,深化仿生学及天然材料研究。麻类、含中药成分的植物染料等天然材料具有抗菌性,尽管植物染料存在成本高、牢度差等问题,仍需加强研究,推动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同时,需强化纱线、织物、服装等设计的一体化研究。其四,融合智能技术开发新产品。将智能穿戴技术与微生物防控研究相结合,开发具有防病毒、感知病毒等功能的服装,满足市场对智能防护产品的需求。其五,完善检测标准与方法。开发可视化、低成本且个性化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检测结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下午,上海师范大学李景烨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研究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肖红高工、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杜菲研究员、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陈健高工分别以“电子束接枝与长效抗菌抗病毒纺织品”“抗病毒材料及其评价技术”“抗菌纺织品相关基础性问题与需求”“致臭菌的筛选和检测技术”“抗菌纺织品检测的问题与思考”为题展开交流,系统探讨了抗菌防臭技术的前沿工艺、材料创新路径、检测标准优化策略及产业应用瓶颈,为行业突破技术壁垒、完善质量管控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俞建勇院士为本期沙龙做总结发言,提纲挈领地点明行业发展方向。一是深化应用场景创新。抗菌纺织品虽在预防感染、防臭等领域潜力巨大,但市场认知度不足。需创新应用场景设计,拓展多元场景应用,提升公众认知,充分发挥其防护价值,驱动产业发展。二是夯实基础研究根基。纺织品与抗菌、抗病毒物质的作用机制复杂,现有研究多聚焦生物学领域,材料制品方向相对薄弱。需加强跨领域合作,系统探究作用机理,为技术革新筑牢理论基础。三是推动技术多元发展。抗菌技术涵盖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路径,应立足产品特性与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同时着重提升技术能效与综合性能,明晰各技术优势,拓宽应用边界。四是优化产品工程设计。抗菌防臭作为纺织品基础功能性需求,需与其他功能实现有机协同。从产品全链条出发,以系统工程思维解决一体化问题,实现产品性能的整体优化。五是规范标准制定原则。检测标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标准虽已有了基本框架,但仍需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需深入研究纺织品抗菌防臭等关键问题,确保标准客观真实,全面覆盖多领域评估,为纺织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沙龙精准锚定纺织品抗菌防臭领域的技术痛点与发展难点,通过深度研讨与思想碰撞,为纺织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活动全程贯穿 “鼓励争鸣、促进创新” 的核心理念,不仅激发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多元思考,更搭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会议最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纺织学报》副主编张洪玲介绍了约稿事宜。会上专家的新观点和研究成果将撰写成论文,以“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专栏形式快速发表在《纺织学报》上,为行业提供前沿技术参考。